【鄉鎮資訊】文橋鎮:圩日“煙火氣”孕育濃濃“幸福感”
發布時間:2023-03-06 17:27:00 來源: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
“真是人山人海,熱鬧極了!等了三年終于又能趕‘二月十一’鬧子了,我們一家老小都來了?!蔽臉蜴傃筇锎逦囊晃焕洗竽锪嘀鴦傎I的兩串麻圓粑粑樂呵呵地說道。
3月2日(農歷二月十一日),文橋鎮迎來了三年疫情結束后第一個“二月十一”圩日。當天一大早,各式各樣的攤位在兩千米街道兩旁依次排開,種類繁多的百貨商品、川流不息的人群,讓整個文橋鎮熱鬧非凡。
據該鎮文橋村委的村民文孫江介紹:“我們文橋這個圩日聽老人家說,是在八百年前了,也就是宋朝的某年,我們的始祖遷居到文橋之后,文橋的農業生產迅速發展,其他地方的農民都來文橋購置農具和一些生產需要的飼料,所以逐漸形成了二月十一這個圩日。”
在該鎮一年一度的“二月十一”圩日里,除了琳瑯滿目的日常商品之外,還有麻圓粑粑、紅薯粉絲、干六豆腐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產品。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和文化的沉淀,趕圩文化讓方圓幾十里甚至更遠的人們能在這一天,再度體會豐收的喜悅,感受鄉村的“煙火氣”。
“以前趕鬧子,我們老百姓總擔心小偷和道路交通堵塞。但是現在好了,政府巡邏隊、民警、交警以及城管在街上維護治安秩序,讓我們感覺時刻被保護著,心里別提多踏實啦!”前來趕圩的諫祿村委村民伍小林豎起大拇指興高采烈地說道。
為維護圩日的秩序安全穩定,文橋鎮黨委政府安排鎮政府干部、派出所及聯合黃沙河交警中隊,成立若干個安全保障工作組,在集鎮路口對車輛進行交通疏導,開展醫療保障服務,分路段全覆蓋巡邏,規范集鎮攤位擺放,杜絕擁堵、踩踏、拐騙偷搶等各類不安全突發情況發生,營造井然有序、熱鬧非凡的圩日環境,讓廣大群眾更有安全感,讓疫情結束后市場經濟更具“煙火氣”。
前來趕集的村民三個一群、五個一伙,這個挎著編織簍,那個提著方便兜,大老遠就聽到了她們爽朗的笑聲;這里沒有離譜的價格,買賣總是有商有量,遇上熟客總把秤揚得高高的;小朋友最喜歡跟著大人去湊熱鬧,要是手里有幾塊錢,更是開心的不得了,在玩具攤上,買個造型別致的小玩具,拿在手里一玩就是一整天;在賣麻圓粑粑的攤子邊上,小孩子都會讓大人給自己買上一串,香甜酥脆,吃完心情好得不得了;農家自制的精美民俗手工藝品在集市大顯神通,它們既是文化藝術品,又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,巧奪天工,穿插著生活的溫度……小鎮集市的“煙火氣”中彌漫著百姓濃濃的“幸福感”,一幕幕溫情時刻治愈所有疲憊,生動詮釋著幸福生活的內涵和意義。
文橋鎮黨委書記蔣小維表示,文橋鎮將堅持組織并引導群眾有序開展“二月十一”趕圩日活動,利用傳統節日促進文橋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業、商貿、文旅等產業高質量發展,在扎實推進鄉村生活現代化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。